【导语】: 近日,有媒体公布了《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》榜单。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的城市有哪些?
近日,有媒体公布了《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》榜单,统计数据根据2013年各大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得来。
榜单中,前十名城市与GDP排名情况一致,说明榜单排名与GDP有正相关性,GDP越高的城市,财政收入越高,排名也越靠前。毫无疑问,上海和北京分列第一和第二。江苏省入选城市数量最多,达到9个,山东省入选6个,浙江省入选5个,广东省入选4个。根据榜单,无锡市在上榜的50个城市中,排名第17位,而在非省会城市中,无锡市位列第6。
在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榜单上,除4个直辖市之外,江苏省有9个城市,山东省有6个城市,浙江省有5个城市,广东省有4个城市,福建省有3个城市。根据统计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深圳、重庆、苏州、广州、武汉、杭州、成都位居“2013年中国城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强”前十名。在非省会城市榜单25强中,厦门与深圳、苏州、大连、宁波、青岛、无锡、南通、鄂尔多斯、佛山一同跻身前十名。
城市排名
“第三城”之争天津取胜
在50强的排名中,个别城市的入榜似乎令人意外。比如山东省潍坊市。2013年,潍坊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3.9亿元,位列第33位,超过长春、贵阳等省会城市。全国农业看山东,山东农业看潍坊,但潍坊更是一个工业强市。当然这也得益于潍坊市的县域经济更为发达,长期以来都是典型的“小马拉大车”模式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天津近年来GDP增速一直位列全国前列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随之跻身榜单第三名。一直以来,广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仅次于北京、上海的“第三城”。但过去几年,天津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州市领导人的警觉,他们称,广州的“第三大城市”地位有可能不保,关于广州与天津谁是“第三城”的争论也由此而来。从这个榜单来看,至少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方面,天津已经连续数年稳坐全国第三把交椅。
区域分布
5省份占据榜单半壁江山
从区域分布来看,珠三角、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代表城市(上海、北京、深圳和广州)依然是这份榜单上的佼佼者。从入榜城市所在地域可以看出,大部分都是东部沿海、沿江城市经济发展情况良好,如上海、天津、苏州等。中西部地区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,比如武汉、成都、郑州、长沙、西安、昆明、乌鲁木齐、南昌、贵阳、太原等,也挤入了全国50强名单。
但东部城市的财力明显要优于中西部城市。在50强榜单中,江苏省有9个城市入列,山东省有6个城市进入,浙江省有5个城市,广东省有4个城市,福建省有3个城市。这5个省份的城市就占据了半壁江山,而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西藏、广西等西部省区则没有城市入榜。
媒体观察
希望能有民生投入榜单
在这个榜单上,所有的城市都在赶进度,在和时间赛跑,和国家政策赛跑,和资源赛跑,甚至和政府换届赛跑,都希望将一种可能是暂时的优惠政策变成永久的优势。所有的城市都被同一个国家意志赋予了同一个理想,这是区域竞争继续存在的机制源头。但是在这些竞争后面,我们失去了什么?
此外,按照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,公共财政收入将更多投向民生工程,那么,如何进一步优化、整合现有支出结构,将公共财政投入更多地向民生倾斜?又如何建立财政民主机制,管住政府的钱袋子?我们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榜单是否应该有另外一种排名方式?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。
名词解释
据介绍,所谓城市财力,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。而所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,是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,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,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、维持政府行政职能正常运转、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。
哪些因素影响地方财力
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韩凤芹介绍,一个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的贡献因素主要有:城市行政级别和规模、与GDP相对应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、产业结构选择、财政税收体制以及当年的偶发因素等等。
● 城市规模
城市所辖区县有多有少,所辖区县越多,城市规模越大,财政收入越高。比如榜单中排名第五的重庆市。资料显示,
其面积8.24万平方公里,辖38个区县,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、人口最多、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之一。这样的城市规模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(2013年全年为1692亿元人民币)自然也会高于行政辖区较小的成都市(2013年全年为898亿元人民币)。
● 行政级次
不同行政级次的城市规模不同,直接影响了财政收入绝对数量的多少。专家认为,按照财政收入绝对规模进行城市排名,固然能够更确切的反映地方发展情况,但也应考虑到不同行政级次城市的可比性问题。比如,位列榜单第八的副省级城市武汉,与直辖市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就不具有直接可比性。由此可见,所谓“成渝暗战”本来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游戏。
● GDP
榜单中,前十名城市与GDP排名情况一致,说明榜单排名与GDP有正相关性,GDP越高的城市,财政收入越高,排名也越靠前。财政收入来源于经济基础、分配体制等因素。也就是说,产业结构和税收体制会对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产生影响。
● 偶发因素
“更严格来说,除了城市行政级次具有不可比性外,当年偶发因素也应该剔除。”专家表示,比如,一个大型项目的上马就对当年财政因素有很大影响。如果要长期观察一个地区财政预算收入特点,此类非常态性因素应该剔除。 据《投资时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