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今年起,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不再涨价。这是让很多老百姓拍手叫好的消息。
多年来,春节前后乘坐火车要比平时多花些钱,已经成为惯例。除了少数几个人一直为这个事儿和铁路部门较真外,南来北往的旅客们对此也已经麻木,大家都是坦然接受。
好消息来得有点措手不及。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,1月10日,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发布消息称,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涨价,以后也不再上浮。
不得不承认,铁路部门是做了一件好事。相对于以前的涨价来说,不涨价就是让利于民,真正体现了社会公共产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本质。正如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称,这一举措是为了“惠民”。
可是,不免有人有疑问,既然现在可以不涨价,那为什么以前涨价呢?涨价有什么理由,不涨价又有什么理由?在表扬铁道部这一举措的时候,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春运涨价的历史。
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,原国家计委等部门对铁路客票价格进行一系列局部改革的尝试。1993年春运期间,对乘火车进出广东省和广东省内的乘客实行浮动加价。从2000年开始,每年春运期间部分铁路列车客票票价上浮。按铁路部门的说法,上浮的目的在于“削峰平谷”,通过价格杠杆,调整高度不平衡的客流,防止过于超员和拥挤。
分流乘客,就是涨价的理由。通过涨价,使得乘客分流到其他交通工具上,使得乘客分流到春运高峰之外的时间上。这个道理看似冠冕堂皇,可是有人对此不以为然。老百姓认为这是铁路部门“趁火打劫”,目的在于谋取高额垄断利润。
说是分流到其他交通工具上,殊不知公路上的汽车在春运期间也随着火车而相应涨价了。说是让乘客错开时间,哪个乘客愿意在人最多的时候去挤火车呢。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定时间假期,且每个人都归心似箭。所以,涨价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实在有限。
不管过去如何,今年开始不涨价,就是一大进步。但是,在春运期间,光是火车票不涨价就够了吗?
每年春运期间,坐火车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不是愉快的旅程。首先是在售票窗口实在是难以买到票,不少人不得不从“黄牛”手中买高价火车票。其次,火车上往往是拥挤不堪,服务质量打了折扣。
所以,光是火车票不涨价,还是不够的。车票紧张可以理解,但是铁路部门要控制好车票流向,要确保车票通过正当渠道卖到乘客手中。另外,在繁忙的春运期间,铁路部门要格外注重服务质量,让每个回家的旅客都有一个温馨的旅程。